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期刊导读

张进华:我国内燃机技术研发和性能提升仍应得

来源:内燃机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9月4日,202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召开。在首日的智库视点论坛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就国内汽车产业目前的现状和未来的展望发表了

9月4日,202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召开。在首日的智库视点论坛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就国内汽车产业目前的现状和未来的展望发表了演讲。

张进华认为,我国近五年在汽车节能技术上有着明显的进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整体技术水平基本达到国际第一阵营,纯电动产品的技术水平在持续提升,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燃料电池技术和智能网联也分别有所突破。

同时,张进华也对中国汽车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他特别强调,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内燃机仍是我国汽车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产品,内燃机技术是汽车产业研发的重点。张进华表示,内燃机技术研发和性能提升仍应得到产业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以下为张进华的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是第一个发言,我想对两个方面进行汇报,第一个是汽车产业的现状,相当于前一阶段,一年左右的时间组织产业近千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做了技术发展现状的2.0,这个现状基于研究提出几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个方面,汽车节能技术在过去五年进步还是非常明显的。乘用车的平均油耗持续下降,在乘用车上的新型发动机、变速器大家都能够感受,自动变速器无论是DCP、CVP,都有大规模、多品种的应用。在商用车领域相对慢一点,在轻量化,包括柴油机的能效提升方面也都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步。商用车最明显就是多档自动变速器的应用。

新能源汽车整体技术水平基本上是国际第一阵营,我们在纯电动产品的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特别是多家自主企业的整车产品在市场上表现非常好,也培育了有潜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纯电动汽车特别是我们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方面分别培育了几个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在全球也是领先的,我们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包括比亚迪、上汽、广汽,长城等多个企业都推出了市场上反映比较好的、技术吸引人的、混合模式下能效比较高的产品,市场反映较好。

燃料电池技术近几年进步非常明显,我比较细的了解一下情况,很多多年没有解决的,特别是一些材料器件本地化进展非常明显,这为下一步大幅度的降低成本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比如,无论是石墨双极板还是金属双极板,除了对于系统之外,我们材料级的、器件级的,还有质子交换膜及空压机。目前超水平的催化剂还有碳脂,这个国内基础还是比较差,但是有一定的基础。燃料电池在技术方面的进步,为下一步的规模商业化推广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智能网联大家能够感受的到,近几年技术进步很快,商业应用也在逐步普及,特别是我们辅助驾驶技术,新品车辆都有辅助驾驶技术。车路协同的技术在一些区域也得到了小规模的示范,在高精地图、定位,包括一些云控技术现在都在小范围内做技术验证。

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在一些特定的场景,比如停车,还有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工况,还有高速公路都有小规模的应用。

第二个方面我想对未来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大方向,我个人有几点看法,不一定正确,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方面我认为内燃机技术研发和性能提升仍应该得到产业、企业的高度重视,这几年甚至反映到人才端,高效内燃机专业招生都比较困难,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迹象。因为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燃机技术仍然是汽车产业非常重要的产品,除了纯内燃机之外,我们不同混合度,甚至插电式这些都要有内燃机,所以内燃机的技术应该说还应该变成产业研发的重点。

我认为内燃机今后可能比较突出的技术方向,一个就是提高热效率,我们的技术路线图里面针对商用车和乘用车也分别提出不同阶段的效率目标,比如说在乘用车上,我们希望尽快突破45%,甚至达到50%;在商用车进一步提升,目前商用车最好的水平已经到50%,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第二就是专用发动机开发,就是用在不同混合动力发动机的开发,这个可能是我们发动机开发的另外重要方向,现在产业都在做一些努力。

混合动力技术应该成为主流的技术,从我个人判断,48V会很快得到普及,中混、深混甚至其他的混合形式,这个是解决我们传统汽车节能重要的解决方案。我们国家前几年在混合动力技术上,刚才说有几家现在有比较好的基础,但是总体上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特别是产业基础。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深度混合动力总体上有量但是没有效益,下一步我也呼吁我们产业应该共同培育一个、两个共性平台,不是单个企业去分别发展自己的产品平台,这样从整体效益上来说非常不经济。现在也有企业愿意共享到平台,比如上汽。

文章来源:《内燃机工程》 网址: http://www.nrjgczz.cn/zonghexinwen/2020/1008/330.html



上一篇:内燃机格局将改写?潍柴推出热效率首破50%的柴
下一篇:2020泰达论坛 | 张进华:内燃机技术研发仍应得到

内燃机工程投稿 | 内燃机工程编辑部| 内燃机工程版面费 | 内燃机工程论文发表 | 内燃机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内燃机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