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小人物”改变“大历史” 学者谈南侨机工:斯

来源:内燃机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小人物”改变“大历史” 学者谈南侨机工:斯人渐远 其神益彰 中新社记者 马秀秀 “他们是南洋万千华侨中的‘小人物',虽身在海外,但具有真挚朴素的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小人物”改变“大历史” 学者谈南侨机工:斯人渐远 其神益彰

中新社记者 马秀秀

“他们是南洋万千华侨中的‘小人物',虽身在海外,但具有真挚朴素的家国情怀,正是这些普通人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改变了‘大历史'。”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云南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夏玉清博士如是概括南侨机工的贡献。

近日,海南省最后一位南侨机工张修隆、云南省最后一位南侨机工罗开瑚相继离世。作为从事南侨机工研究十余年的学者,夏玉清心怀感伤。他坦言,斯人渐远,其神益彰。虽然南侨机工历史参与者相继老去,但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爱国情怀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在当下仍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南侨机工,全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1939年,先后有9批共计3193名南侨机工响应爱国华侨陈嘉庚发出的“南侨总会第六号公告”,回国担负起滇缅公路抗日军运任务。此外,还有由马来亚士乃华侨社团自发组织回国的机工,由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社团直接派往中国的机工参与抗战,为中华民族抵抗侵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贡献。

日机轰炸、车祸、疾病夺去了许多南侨机工的生命。据档案记载,有三分之一的南侨机工牺牲在滇缅公路上。

夏玉清此前曾和罗开瑚老人有过多次接触。他介绍,罗开瑚等南侨机工在回国抗战前大多有事业和家庭,因“期盼中国独立富强”这一共同愿望,他们告别平静生活,走上了抗战道路。

“罗老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变化,他的晚年是幸福快乐的。”夏玉清感慨,如今中国的发展强大也是对故去南侨机工英灵的最好告慰。

夏玉清告诉记者,南侨机工的卓越贡献得到多方肯定,国家和社会多年来对他们予以关心、关爱,侨务部门多次看望慰问并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

2015年,罗开瑚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新马华侨社团及企业也常到昆明看望罗开瑚。2019年,马来亚二战历史研究会授予南侨机工“亚洲和平奖”。

“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历史是海外华侨参与祖国抗战的重要史实,是海外炎黄子孙共同抵御外侮、维护祖国独立的伟大行动。”夏玉清认为,他们表现出的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对凝聚侨心侨力、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海外华裔新生代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待加强。”夏玉清指出,南侨机工的历史是增强海外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要让华裔青少年铭记先辈的这段历史,增进他们对祖籍国的情感。”

夏玉清介绍,因资料所限,目前南侨机工研究多以口述历史居多,且主要集中在云南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他认为,目前亟待成立相关学术研究机构,整合海外华侨华人学者开展联合研究。

多年来,夏玉清通过著书、参与南侨机工眷属组织的联谊活动、奔赴东南亚各地举行讲座等方式,传承南侨机工精神。他建议将南侨机工历史作为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活动的重要内容,让更多后辈了解并传承先辈的遗志。(完)

文章来源:《内燃机工程》 网址: http://www.nrjgczz.cn/zonghexinwen/2021/0215/511.html



上一篇:未来漫评:特别的中国年韵味十足
下一篇:犇“牛”不息!

内燃机工程投稿 | 内燃机工程编辑部| 内燃机工程版面费 | 内燃机工程论文发表 | 内燃机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内燃机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